找到相关内容192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2)

    本论言“因于广论而得解”,即遍学种种的广论,于各家学说均能融会贯通,达到开悟见性的境界。   (三)释“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”-因广论详解以求析理透澈,所以文多,如大智度论之略本即有十万偈,“偈有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07023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佛学基础

    一切修行均应“销归自性”,见性,即成佛道。  在归依的方式上,首应发大誓愿,然后精进修行。大誓愿即四弘誓愿,是依观察四谛的真实,怜愍一切,起大悲心:  (一)众生无边誓愿度—观察世间诸苦的逼迫,欲令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170235.html
  • 禅哲学,还是禅宗史

    邀,他们一同选修了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哲学专业。铃木阅读大量佛教经典及西方哲学著作,依然专心于修禅,1895年契入见性境界,宗演赐给“大拙”法号。这一时期的参禅经验奠定了他以后生活、学业的基础。宗演乃...

    廖 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670586.html
  • 如实了知天台一乘圆顿

    六祖云:淫性本是净性因。除淫即是净性身。性中各自离五欲。见性“刹那(瞥尔一念)”即是真。(以佛戒制其身、口、勿使放逸)  幽溪传灯《性善恶论》云:(卍续藏经101册0869页)能以一念将此法门,于末劫中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470749.html
  • 中观之诸法实相

    存在的。中观者说:眼以见为性,这是可以这样说的。但若 说见性为不失自相的,即非中观者所许。『智论』卷三十一评云:「火能烧,造 色能照,二法相合故名为火……,云何言热是火性?复次,热性从缘生」。此说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5.html
  • 宴坐寂不动,大千入毫发-唐人宴坐诗析论

    潜意识层的心识作用都停息,到真心开展,即为见性。皎然在此也表示心识作用所见之境为非。又如贾岛<夜坐>诗云:  蟋蟀渐多秋不浅,蟾蜍已没夜应深,三更两鬓几枝雪,一念双峰四祖心。(《全唐诗》卷五七四)诗中...、五门禅、曹溪、六祖等等与禅相关的语言。且禅境拟议不得,见性更是「说是一物即不中」(《传灯录》怀让语),往住要「绕路说禅」(《碧岩录》卷一),因此多用象征譬喻的方式。以下数诗可以略窥宴坐诗用术语的情形...

    萧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2073060.html
  • 一花五叶——南禅五家

    :“说众生虽有佛性,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,故轮回生死。诸佛已断妄想,故见性了,出离生死,神通自在。”其修行方法,主张通过“明解趣人禅境方便,远离愦闹,住闲静处,调身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3173073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作者座谈会解惑录

    你专门反省,就可以见性了。这个话怎么讲?你由现在反省到五岁,五岁反省到四岁,四岁反省到三岁,三岁反省到二岁,二岁反省到一岁,都可以反省得出来,再突破一下,「父母未出生前的本来面目」就摸到了,就大彻大悟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273458.html
  • 佛教哲学与京都学派: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

    强调作用见性。但是空寂之体如何产生用来转化世界呢?熊十力面对这里所可能有的理论困难,用?易经?的生生之实体来取代佛教的空寂之体。实际上,熊十力没有替佛教解决这个问题,熊的做法是用儒家来取代佛教。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973952.html
  • 当代台湾如来藏思想的诤议与响应

    解释如来藏说在整个佛教思想的系统地位的问题。如来藏说近似于梵天化的外道思想?深受如来藏说影响的汉传佛教的佛性论佛学(天台的性具、华严的性起和禅的见性)是睽隔于佛陀的本怀?还是假若依照汉传佛教本有的传统...11] 嘉达玛,《真理与方法》,页375以下,Die Logik vonFrage und Antwort一节。  [12] 华严佛学强调性起,天台佛学强调性具,禅宗强调见性,都强调「性」(佛性)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574060.html